红外光谱仪的精密度是仪器对同一样品进行多次平行测量所获得的数据相互吻合的程度。 它是一个表征仪器测定随机误差大小的量。 根据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的相关规定,精密度通常以相对标准偏差(即RSD)来衡量。 即使是同一台红外光谱仪,对于不同的检测项目、浓度水平等,其精度也不同。
2. 灵敏度
红外光谱仪的灵敏度衡量仪器区分浓度略有不同的分析物的能力。 根据IUPAC,灵敏度的定量定义是校准灵敏度,它是指校准曲线在测量浓度范围内的斜率。 分析化学中使用的许多校准曲线是线性的,通常通过测量一系列标准溶液获得。 在某些红外光谱仪分析中,例如在原子吸收光谱中,“特征浓度”通常表示为所谓的 1% 净吸收灵敏度。 在原子发射光谱法中,相对灵敏度常用于表示不同元素的分析灵敏度,是指样品中某种元素可以被检测到的最小浓度。
3、检测限
在误差分布服从正态分布的条件下,从统计学的角度,检出限可以定义如下:小浓度。 它源自 Z-small 心跳值。
检出限和灵敏度是两个密切相关的量,灵敏度越高,检出限越低。 但两者的含义不同。 灵敏度是指分析信号随组分含量的变化,因此它直接依赖于检测器的放大倍数,而检测限是指检测器可能检测到的Zdi的量或Zdi的浓度。 分析方法,与测定有关。 噪声直接相关,具有明显的统计意义。 从检出限的定义可知,可以通过提高测量精度和降低噪声来提高检出限。
4、校准曲线的线性范围
线性范围是指从定量确定的 Zdi 浓度延伸到校准曲线保持线性的浓度的范围。 不同红外光谱仪的线性范围相差很大。 例如,原子吸收光谱一般只有1到2个数量级,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可以达到5到6个数量级。
5. 分辨率
分辨率是指红外光谱仪区分两条相邻谱线的能力。 红外光谱仪的分辨率越高,相邻两条光谱线的分离效果越好,不重叠。 红外光谱仪的分辨率主要取决于仪器的光谱系统和探测器。
6.选择性
红外光谱仪的选择性是指红外光谱仪不受样品基质中其他物质干扰的程度。 但是,任何仪器都可能受到其他物质的干扰,这通常需要特定的方法来克服或纠正仪器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