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分析仪产品详细介绍电力和煤炭行业生产环境中粉尘的种类较多, 主要有矽尘、煤尘、锅炉尘、石棉尘、
水泥尘、电焊烟尘等, 其特点是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较高, 粉尘的分散度也比较高, 即多为呼吸性粉尘, 因此对接尘人员的危害较大。
根据生产性粉尘的理化性质、空气中浓度、进入人体的量和作用部位, 产生的危害也有不同, 主要包括鼻炎、咽炎、气管炎、支气管炎
等呼吸系统疾病。我国政府以及电力和煤炭行业部门对防尘工作高度重视, 因此, 加强对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检测是一件非常重
要和紧迫的工作。以往检测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 均采用《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GB5748—85) 规定的“焦磷酸重量法”,
该方法存在操作步骤复杂、使用试剂种类繁多、检测周期长、准确性差、试验室条件要求苛刻等一系列问题, 难以满足现场批量检测的
要求。为了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实现批量检测的目的,专门研制ZFC-2000D 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分析仪用来检测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
含量,为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也推出了ZFC-3000D 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分析仪(采用原装进口主机).进口型具有精度高,速度更快,
软件功能更强大等优势。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卫生标准
GBZ/T 192.4—2007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第4部分:游离二氧化硅含量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dust in the air of workplace
Part 4: Content of free silica in dust
2007年06月18日发布 2007年12月30日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发 布
前 言
GBZ/T 192根据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的特点,分为以下五部分:
——第1部分:总粉尘浓度
——第2部分:呼吸性粉尘浓度
——第3部分:粉尘分散度
——第4部分:游离二氧化硅含量
——第5部分:石棉纤维浓度
本部分是GBZ/T192的第4部分,是在GB 5748-85《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GB16225-1996《车间空气中呼吸性矽尘卫生标准
》附录B《粉尘游离二氧化硅X线衍射测定法》,GB16245-1996《作业场所呼吸性煤尘卫生标准》附录B《呼吸性煤尘中游离二氧化硅红
外光谱测定法》为基础修订而成的。
本部分由全国职业卫生标准委员会提出。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
本部分起草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武汉钢铁公司工业卫生技术研究所、东风汽车公司职业病防治研究所、武汉市
职业病防治研究院、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武汉分析仪器厂。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杨磊、陈卫红、刘占元、陈镜琼、李济超、易桂林、杨静波、梅勇、彭开良、刘家发、叶丙杰。
GBZ/T 192.4—2007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第4部分:游离二氧化硅含量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工作场所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工作场所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
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版本适
用于本标准。
GBZ 159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采样规范
GBZ/T XXX.1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第1部分:总粉尘浓度
GBZ/T XXX.2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第2部分:呼吸性粉尘浓度
3 术语和定义
本部分采用下列术语:
游离二氧化硅(Free silica)
指结晶型的二氧化硅,即石英。
5 红外分光光度法
5.1 原理
α-石英在红外光谱中于12.5μm(800cm-1)、12.8μm(780cm-1)及14.4(694cm-1)μm处出现特异性强的吸收带,在一定范围内,
其吸光度值与α-石英质量成线性关系。通过测量吸光度,进行定量测定。
5.2 仪器
5.2.1 瓷坩埚和坩埚钳。
5.2.2 箱式电阻炉或低温灰化炉。
5.2.3 分析天平,感量为0. 1mg。
5.2.4 干燥箱及干燥器。
5.2.5 玛瑙乳钵。
5.2.6 压片机及锭片模具。
5.2.7 200目粉尘筛。
5.2.8 红外分光光度计。以X轴横坐标记录900cm-1~600cm-1的谱图,在900cm-1处校正零点和100%,以Y轴纵坐标表示吸光度。
5.3 试剂
5.3.1 溴化钾,优级纯或光谱纯,过200目筛后,用湿式法研磨,于150℃干燥后,贮于干燥器中备用。
5.3.2 无水乙醇,分析纯。
5.3.3 标准α-石英尘,纯度在99%以上,粒度<5μm。
5.4 样品的采集
根据测定目的,样品的采集方法参见GBZ 159 和GBZ/T XXX.2或GBZ/T XXX.1,滤膜上采集的粉尘量大于0.1mg时,可直接用于本法测定游
离二氧化硅含量。
5.5 测定
5.5.1 样品处理:准确称量采有粉尘的滤膜上粉尘的质量(G)。然后将受尘面向内对折3次,放在瓷坩埚内,置于低温灰化炉或电阻炉
(小于600℃)内灰化,冷却后,放入干燥器内待用。称取250mg溴化钾和灰化后的粉尘样品一起放入玛瑙乳钵中研磨混匀后,连同压片模具
一起放入干燥箱(110℃±5℃)中10min。将干燥后的混合样品置于压片模具中,加压25MPa,持续3min,制备出的锭片作为测定样品。
同时,取空白滤膜一张,同样处理,作为空白对照样品。
5.5.2 石英标准曲线的绘制:精确称取不同质量的标准α-石英尘(0.01mg ~1.00mg),分别加入250mg溴化钾,置于玛瑙乳钵中充分研磨均
匀,按上述样品制备方法做出透明的锭片。将不同质量的标准石英锭片置于样品室光路中进行扫描,以800cm-1、780cm-1及694cm-1三处
的吸光度值为纵坐标,以石英质量(mg)为横坐标,绘制三条不同波长的α-石英标准曲线,并求出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式。在无干扰的情况
下,一般选用800cm-1标准曲线进行定量分析。
5.5.3 样品测定:分别将样品锭片与空白对照样品锭片置于样品室光路中进行扫描,记录800cm-1(或694cm-1)处的吸光度值,重复扫描测
定3次,测定样品的吸光度均值减去空白对照样品的吸光度均值后,由α-石英标准曲线得样品中游离二氧化硅的质量(m)。
5.5.4 计算 按式(3)计算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的含量:
(3)
式中:SiO2(F)——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α-石英)的含量,%;
m——测得的粉尘样品中游离二氧化硅的质量,mg;
G——粉尘样品质量,mg。
5.6 注意事项
5.6.1 本法的α-石英检出量为0.01mg;相对标准差(RSD)为0.64%~1.41%。平均回收率为96.0%~99.8%。
5.6.2 粉尘粒度大小对测定结果有一定影响,因此,样品和制作标准曲线的石英尘应充分研磨,使其粒度小于5μm者占95%以上,方可进行分析
测定。
5.6.3 灰化温度对煤矿尘样品定量结果有一定影响,若煤尘样品中含有大量高岭土成分,在高于600℃灰化时发生分解,于800cm-1附近产生干扰,
如灰化温度小于600℃时,可消除此干扰带。
5.6.4 在粉尘中若含有粘土、云母、闪石、长石等成分时,可在800cm-1附近产生干扰,则可用694cm-1的标准曲线进行定量分析。
5.6.5 为降低测量的随机误差,实验室温度应控制在18℃~24℃,相对湿度小于50%为宜。
5.6.6 制备石英标准曲线样品的分析条件应与被测样品的条件完全一致,以减少误差。